top of page
克孜爾石窟四



在佛教宇宙觀中,廣義的天宮伎樂泛指在天界以歌舞侍奉佛和天神的天人(伎樂天)。狹義的天宮伎樂指佛教藝術中伎樂天在天界建築中表演歌舞的形式。
這裏三幅壁畫中的伎樂天人來自第76窟主室四壁上端表示他們身處天界。他們身前的欄楯,頭上的椽頭之間有聯珠紋華繩相連,這些都是用來表達天宮的概念。壁畫中的伎樂天以佛為中心分兩旁面向主佛,他們現半身站立於天宮中表演樂舞。中圖是主佛右面的伎樂天,下圖是主佛左面的伎樂天。
第76窟鑿于公元350-500之間,這時佛教已經傳入龜兹近300年,龜兹石窟藝術也進入了發展期的高峰。石窟壁畫中展現了不少龜茲本土文化的審美觀,例如這三幅壁畫中女性伎樂天身上所穿的半臂緊身長裙、半臂或露肩緊身胸衣,以及她們身上華麗繁多的佩飾,如頭上大華鬘、聯珠紋珠束髮帶。男性伎樂天頭上也戴有髻珠寶冠。
圖中的伎樂天形象充滿動感,他們的身體明顯因扭動腰胯的舞姿而呈現出嫵媚的S型曲線,同時還伴以彈指、拍手、撼頭、弄目、揚眉等活潑的動作和多變的手形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