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12公里的香山與龍門山的山崖上。
公元494年,北魏的皇室貴族在龍門開鑿了第一個石窟: 古陽洞,成爲四大石窟中開鑿最晚的一個。
古陽洞開鑿時徵用了洛陽附近大量的本地工匠,這些工匠帶來了傳統漢文化元素和審美觀,為洞窟裏的雕像帶來一種新的氣象。
附圖為古陽洞的正面主佛。這個窟的第一樣漢化特色是其雕鑿於高聳佛壇之上的正面三尊佛像,主佛離地全高近八米。這樣具有高度感和距離感的安排象徵佛陀身處高高的天上,是傳統漢文化敬天思想的一種體現。第二樣漢化特色是主佛像面型修長、身躯瘦削,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,這種稱為“秀骨清像”的風格來自當時南朝士大夫的飄逸形象。